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李文山记者 实习记者 张敏娜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为406.5万台,较上年增长64.2%。 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五年(2024年至2029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55.6%,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智能眼镜有望成为人工智能落地的新支撑,受到各大厂商和消费者的关注。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近期,不少上市公司积极向中小企业拓展。艺术眼镜行业,有的企业正在进入收获期。市场空间巨大。根据洛图科技发布的报告,智能眼镜分为三类:音频眼镜、拍照眼镜、AR眼镜。今年上半年,三大细分产品销量均实现增长。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全渠道零售量为46.8万台,同比增长148%。对于智能眼镜市场火爆的原因,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智能眼镜销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端的持续创新和需求端的大幅扩张。年轻消费者更青睐科技产品,而智能眼镜作为新一代人机交互的支撑, 响应消费者需求。 “由于需求量大,它们会很受欢迎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钟宇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Meta等国外知名企业纷纷密集推出新产品,特别是Meta一直在探索LCoS(硅基液晶)显示解决方案和肌电交互,这将带动消费类智能眼镜的大规模普及。 他表示,这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条更可行的途径。预计领先企业将像Meta一样依靠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供应链能力将智能眼镜推向更主流的市场。许多企业正在积极实施。产业链上不少上市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智能眼镜行业,抢占市场先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至8月期间,已有超过25款智能眼镜新品上市。怀着敬畏之心相对于传统智能厂商(Rokid),歌尔股份、四川英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目中科创达软件有限公司”、深圳市康冠科技有限公司等都推出了产品或智能眼镜解决方案。例如,近期, 映目科技推出新一代AI智能眼镜INMO GO3。雷鸟创新还宣布,新款RayNeo Air 4将于10月23日上市。平安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随着参与者数量不断增加,AI智能眼镜预计将进入新品密集推出期。业内人士认为,“百镜大战”将进入激烈阶段,相关上市公司 产业链将受益更多。例如,在存储领域,深圳市百微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微存储”)已成为主要供应商面向 Meta 等智能头戴式可穿戴设备的全球客户。百威存储10月20日发布的《与投资者关系记录摘要》显示,公司产品被Meta、Google、小米、小菜、Rokid、雷鸟创新等国内外知名公司应用于AI/AR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可穿戴设备。 2025年上半年,Meta仍将是该公司人工智能眼镜出货量最大的客户。公司为您提供ROM+RAM存储芯片,是国内主要供应商。广东灵逸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穿戴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与制造。 10月20日,该公司通过投资者交流平台回应称,持续深耕AI终端到家电领域,并持续拓展AI眼镜、智能穿戴等领域。
(编者:蔡青)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及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