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我们准备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准备好把它带到这里了!蟹农们兴高采烈地抬起沉重的蟹笼,缓缓扬起网,一只只粗壮有力、爪爪连天的崇明清河蟹出现在水中。水中冒出气泡,新出现的大闸蟹被装载到“先港一号”物流无人机上。过了一会儿,无人机装载着清流蟹,飞向主活动场地,发出嗡嗡的声音。秋风吹来,蟹腿咬着,崇明的蟹塘正进入最忙碌的收获季节。 11月13日,推介会在鲁花市举行。2025鲁花绿色产业招商大会暨第五届金秋吃蟹季活动“上海蟹港”。 “蟹王”485克 “蟹后”450克 鲁花我市地处长江入海口,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海洋资源丰富。据统计,今年鲁花市成蟹养殖面积约3000亩,预计年产量200吨左右。崇明螃蟹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表示,今年是“崇明一号”轻型小龙虾品种的第二版。螃蟹生长超出预期,产量比往年略有增加。由于今年天气异常,气温变化给螃蟹的生长带来了压力。结果实际试验证明了“崇明1号”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环境适应性。今年,250克以上的公蟹、200克以上的母蟹不少。开幕式上,象征“大奖”的“帝王蟹”(485克)和“皇后蟹”(450克)精选优质清水蟹。 “低空经济+”有应用场景。无人机技术不仅用于物流和运输。作为首届活动的一大亮点,500架无人机飞越主会场上空。夜空随着音乐的节奏灵活变幻,描绘出候鸟、鸳鸯、清水蟹等点阵图案。据介绍,芦花镇目前正在积极发展低空经济领域,正在建设综合指挥中心、低空产业园等先进应用技术展示馆、公共低空飞行训练基地,培育“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推动“北斗低空经济产业合作区”建设。 “我们正在尝试用无人机运送螃蟹!”黄淳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对于需要“自提”的订单,预计未来使用无人机可以在10到30分钟内进行极快的送货。在芦花镇,吃螃蟹的体验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餐桌。去年由马努户外运动营发起的“水蟹节”,在今年的捕蟹季依然是热门选择。您可以在大月湖悠闲地划着独木舟,欣赏清澈见底的湖水,同时品尝肥美黄色的崇明清水蟹。鲁花市2025年绿色产业招商推介会也在当天举行。 100余位富商和20余家在鲁花市注册的蓝筹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记者 谢敏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